TaiBIF 為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GBIF)的臺灣節點,目前設立於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我們積極配合 GBIF 的推動臺灣生物多樣性資料的公開分享及研究單位資訊管理流程的研發、建設。我們處理的資料包含臺灣許多生物資源調查計畫、標本館及博物館的數位典藏以及臺灣所有生物的名錄資訊;開發工作則專注於提供研究人員、政府單位資料流通及資料探索的基礎建設。生物多樣性資訊學為跨生物學及資訊學的新興領域,有許多創新的專案正在進行,也有許多與國際同儕合作開發的機會!
TaiBIF同時負責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的館藏系統維運,博物館長年收藏國內外生態保育、基因研究之採集樣本及標本典藏,為國內外的研究人員提供標本及資訊服務,除了動物典藏,亦有大量植樹收藏及台灣本土植物資料庫。自然史博物館的典藏資訊化及管理流程在歐美國家不斷地在更新、提升,如歐盟的DiSSCo和美國的iDigBio 計畫,規模均相當龐大,且與本研究博物館有所連結,提供TaiBIF資訊工作相當多元的發展機會。
柯智仁
劉璟儀
張俊怡
李宜軒
柯智仁 節點經理
負責團隊經營管理,帶領TaiBIF未來發展走向。
劉璟儀 內容經理
團隊的公關角色,負責社群經營及推廣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的相關事務。
張俊怡 專案管理師
專案時程規劃、經費控管、行政聯繫。
李宜軒 資料管理
管理團隊內資料庫,目前主要致力於維護臺灣物種名錄 (TaiCoL) 資料庫內容。
聯合國於1993年通過的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diversity, CBD),開始集合各國政府面對地球生物多樣性喪失造成的影響。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生物多樣性資訊小組於1999年的大科學論壇的建議報告中提出:國際間需要建立可以自由存取生物多樣性資料、資訊的機制,藉由提供可靠正確的科學證據,可為經濟、社會帶來益處並促進永續發展。於是,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GBIF)在各國政府於2001年以簽署合作意向書(MOU)的方式下因應而生。臺灣亦是GBIF的創始會員國,故由科技部代表簽署合作意向書。
臺灣根據CBD的策略規劃,由科技部以專題計畫的形式建立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Taiwan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TaiBIF),並由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負責推動全國生物多樣性資訊之整合。在全球的位階,GBIF在這過程中透過標準的推廣開始集成公開的生物多樣性資料庫,支援各國《2010生物多樣性目標》的資料需求,TaiBIF則採用GBIF的標準、工具及方法,積極參與GBIF網絡內的活動,在國內外參加或舉辦工作坊,推廣資料公開公享的觀念及資料發布工具的使用,宣傳開放資料在研究及政策制定的成果。
1. 彈性的上下班時間
2. 按需求可遠端工作
3. 免費或補助的專業學習課程
4. 配給Mac Pro與雙螢幕
請輸入註冊用 email,我們將寄重新修改密碼的連結給你
我們已經寄重新修改密碼的連結至
如果幾分鐘內沒收到信,請再試一次
或寫信給 YOURATOR 客服小幫手
沒收到認證信?請透過下列步驟重新寄送。
我們已經重新寄送驗證信至
如果幾分鐘內沒收到信,請再試一次
或寫信給 YOURATOR 客服小幫手
註冊 Yourator 後您將可以應徵職缺、查詢應徵紀錄與寄送給公司的客製化訊息!
註冊 Yourator 會員後您將收到會員電子報,接收新創媒合會、分享會等活動資訊與閱讀會員限定文章!
在登入後您將可以看到每份工作的相關職缺,讓你找到更多適合你的職缺!
Yourator 團隊將持續開發新功能, 帶給會員更豐富的求職體驗!
【生物多樣性的大數據:全球生物多樣性機構(GBIF)物種出現紀錄超過十億筆】
【你還記得台灣有哪些生物嗎?】
【台灣生物資訊 TaiBIF 查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