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banner
好事貸| HOUSELOANTW
撰文者/好事貸

2023-05-02 Views: 106

報稅小白看過來! 2023報稅三部曲!首報族懶人包教你輕鬆完成報稅

2023報稅三部曲!

首報族懶人包教你輕鬆完成報稅

 

(原文出處:好事貸官網  https://houseloan.tw/first-time-filing-taxes/)
 

從學生身分轉換到社會新鮮人,只要有工作與收入就必須要報稅。只是身為首報族在面對第一次報稅時,大多會感到手足無措,深怕一個步驟沒注意,就會被稽徵機關處罰。別擔心!本文整理報稅小白們,最想知道的報稅問題,並且手把手教你完整的報稅流程,讓你在2023年直接從報稅新手,變身為報稅達人。

 

一、為什麼要報稅?

為什麼要報稅?相信這是大多數報稅小白,在面臨第一次報稅時會有的共同疑問。因為舉凡醫療健保、義務教育、公共建設、國防支出到政府運作等,以上所列舉的項目,每一項都需要龐大的經費來支撐。所以當我們在享受政府福利的同時,繳交一年中的部份所得給政府來運用,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

 

不過因為繳稅的人口眾多,所以需要透過民眾做主動申報的動作,一方面節省政府查稅的人力;另一方面則是讓政府與自己知道,過去一整年的個人所得有多少,進而核算出應繳稅金的額度。

 

二、首報族報稅首部曲:我要報稅嗎

工作未滿一年需要繳稅嗎?曾經聽說過有人可以不用報稅,這是真的嗎?其實只要符合條件,你也有可能不必申報所得稅。針對以上的問題,本篇為報稅新手們,整理了較常會遇到的問題,幫大家一次解答有關於綜所稅,在申報上常見的疑惑。

 

1.我要報稅嗎?

綜合所得稅,是對去年的個人總收入來進行課稅。換句話說,只要是去年有收入,就有可能需要報稅。是否需要報稅的標準,是看你去年一整年的總所得,有沒有超過免稅額及標準扣除額的總和。

 

計算公式為

單身:一般扣除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21.6萬;

雙薪家庭:21.6萬X2=43.2萬

 

舉例來說,單身者而且去年所得總額在21.6萬元以下,就可以不用申報所得稅;有配偶者,夫妻2人的所得總額在43.2萬元以下,也可以不必申報所得稅。另外,假如還有撫養親屬的話,免申報的所得金額會更高(每撫養一人即可增加9.2萬的扣除額)。

 

 

 

 

 

 

 

 

 

 

 

 

 

 

 

 

 

 

 

 

 

 

 

 

 

 

 

 

 

 

 

 

 

 

 

 

 

 

 

 

 

 

2.剛工作需要繳稅嗎?

繳稅與報稅,基本上是二個不同的流程。因此今年需不需要繳稅,可以從2方面來看:

(1)去年是否為學生身分

因為只要2022年還有學生身分的人,2023年可以再由父母申報撫養,因此不必有申報與繳稅的責任;不過若是想自己獨立申報所得稅,當然也是可以。

(2)去年所得總額的門檻

政府規定所得未達一定金額者,即可免繳稅。2023免稅門檻如下表所列:

免繳稅資格

撫養親屬人數

單身

雙薪配偶

雙薪撫養

5歲以下幼兒

免稅門檻

42.3

84.6

1位5歲以下幼兒,有105.8萬免稅額

1

51.5

93.8

2

60.7

103

3

69.9

112.2

2位5歲以下幼兒,有127萬免稅額

4

79.1

121.4

5

88.3

130.6


 

 

(上列標準適用於2023年)
以上免繳稅金額的計算公式為:一般扣除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特別扣除額(20.7萬)=42.3萬;每撫養一人即增加9.2萬扣除額。

3.免繳稅一樣要申報嗎?

如符合免繳稅門檻,建議一樣要進行申報。因為當受薪者符合退稅資格,若是沒有作申報的動作,會讓政府無法退稅給你,如此反而得不償失。因此就算符合免繳稅門檻,建議還是要做申報的動作。

 

4.學生打工的收入需要申報所得稅嗎?

學生未滿18歲有打工的收入,仍須由父母一併申報;若是已年滿18歲,則可決定是否自己獨立申報,或交由父母申報。另外,打工收入未超過32.4萬者(一般扣除額9.2萬+薪資扣除額20.7萬+教育學費扣除額2.5萬)由父母一併申報,還可以達到節稅的效果。

 

5.我能跟父母一起繳稅嗎?父母可以連我的一起報嗎?

須符合下列規定,才可以跟父母一起申報與繳稅:

(1)未滿18歲且無謀生能力者,可由父母申報撫養,並一同申報所得稅。

(2)父母、養父母、祖父母、岳父母、公婆等長輩,年滿60歲者也可一同申報。

(3)父母以及上列長輩,未滿60歲者需檢附證件,經判定後為無謀生能力;或父母年收入低於19.6者,皆可申報撫養與一同繳稅。

 

三、首報族報稅二部曲:我要繳多少稅?

每年要繳多少稅,相信是報稅小白最關心的一件事。以下將告訴你哪些收入需要扣到稅?所得稅是如何計算而來?

1.哪些算是收入?是用每個月實領薪資還是本薪?

薪資所得包含本薪、工資、歲費、獎金、紅利、各種補助費與其他給與(如車馬費);此外,執行職務的差旅費、日支費、加班費等,若不超過所得稅法所規定的標準者,則不在應稅薪資所得的範圍內。

 

2.年終、津貼、尾牙抽獎、三節獎金需要扣稅嗎?

依照「所得稅法」規定,年終獎金超過$86,001元,就會先預扣5%的綜所稅,並列入下個年度已繳納的所得稅中;若是年終獎金未滿86,000元,則會直接列入5月報稅時的年度所得總額,同樣需要申報與繳稅。

另外,關於年終、津貼、三節獎金的部分,衛福部規定一旦全年的獎金金額,超過當月健保投保金額的4倍,就會扣到補充保費;尾牙抽獎時,只要獎品、獎金價值超過2萬元以上,也會被預扣10%的稅款。

 

3.股票也要報稅嗎?買到多少今年需要報稅?

買賣股票需不需要繳稅,會有以下4種情況:

(1)買進股票:不需要課稅,但是需付給證券商「成交價 X 0.1452%」的手續費。(2)賣出股票:除了也要付出一筆證券商手續費外,還會再被課徵「成交價 X 0.3%」的證券交易稅;若是以「當日沖銷」的方式賣出,則會被課徵「成交價 X 0.15%」的證交稅。

(3)股利所得:當每年有股利收入時,則可選擇合併計稅((所得+股利)X所得稅率–股利X8.5%)與分開計稅(所得X所得稅率+股利X28%)二種類型。

(4)海外股票所得:繳交台灣本國「最低稅負制」+外國稅負
 

股票所得類型

需負擔的支出

買進股票

01.證券商收取「成交價 X 0.1452%」的手續費

賣出股票

01.證券商收取「成交價 X 0.1452%」的手續費

02.交易日課徵「成交價 X 0.3%」的證券交易稅

03.當沖日課徵「成交價 X 0.15%」的證券交易稅

股利所得

01.合併計稅建議綜所稅率30%以下採用:(所得+股利)X所得稅率–股利X8.5%。PS:股利抵免上限最多不超過8萬元

02.分開計稅建議綜所稅率30%以上採用:所得X所得稅率+股利X28%

海外股票所得

繳交台灣當地「最低稅負制」+外國稅負


 

4.所得稅要怎麼算?

所得稅試算前,需先知道免稅額、扣除額與累進差額各是多少。以上三者,分別如以下列表所說明::

(1) 2023年免稅額&扣除額級距有多少?
 

免稅、扣除項目

扣除金額(單位:新台幣)

免稅額

一般

$92,000

70歲以上的納稅義務人、配偶及被納稅義務人扶養之直系尊親屬

$138,000

標準

扣除額

單身

$124,000

結婚有配偶

$248,000

特別

扣除額

薪資/生活費

$207,000

教育學費

$25,000

幼兒學前

$120,000

儲蓄投資

$270,000

長期照護

$120,000

身心障礙

$207,000


(2) 2023年累進差額級距有多少?
 

淨所得(單位:新台幣)

稅率

累進差額

0~$560,000

5%

免扣

$560,001元~$1,260,000元

12%

$39,200

$1,260,001元~$2,520,000元

20%

$140,000

$2,520,001元~$4,720,000元

30%

$392,000

$4,720,000元以上

40%

$864,000

(3)所得稅試算

所得稅應繳稅額,可以利用下列2項公式算出:

(1)綜合淨所得=所得總額免稅額標準扣除額特別扣除額基本生活費

(2)應繳稅額=綜合淨所得x所得稅率

(3)以年所得50萬單身者為例,將以上2表中的紅色數字代入公式,即可大概得知自己要繳多少稅。

500,000元–92,000元–124,000元–207,000元=77,000元(綜合淨所得)

77,000元x5%=3,850元(今年應繳稅額)

 

四、首報族報稅終部曲:我該如何報稅?

目前報稅的方式有三種,其說明如以下所列:

1.首報族報稅的時間&方式

所得稅申報時間,固定為每一年的5月1日~5月31日止。報稅的方式有三種:

(1)國稅局臨櫃申報:備妥相關紙本資料,即可臨櫃國稅局申報所得稅。

(2)電腦網路線上申報:備妥相關憑證,即可利用電腦連上國稅局官網進行申報。

(3)手機連網線上申報:以手機連結國稅局官網,即可按照頁面上的指示,進行手機申報

 

2.沒有扣繳憑單可以報稅嗎?

因應政府無紙化的環保政策,任職的公司在預扣應繳稅款後,就會將資料上傳到國稅局,所以現在已經沒有發放「紙本」形式的扣繳憑單。因此在報稅時沒有扣繳憑單,一樣可以辦理綜所稅的申報。

 

3.如何申報撫養?

無論是書面或是電腦、手機的申報,都可以在扶養申報欄位上,填寫被撫養人的基本資料,再經由國稅局判定是否符合資格。其申報撫養條件如以下所列:

(1)若是本人或配偶的直系尊親已經年滿60歲,申報時不需檢附證明文件,只需填寫基本資料即可。

(2)若是本人或配偶的直系尊親未滿60歲,符合無謀生能力;110年度所得總額未達19.6萬元;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證明等條件,即可申報為撫養對象。

 

五、報稅常見Q&A

Q報稅需要扣繳憑單嗎?

A:因應無紙化政策,而且國稅局資料庫都有個人薪資資料,所以現在報稅並不需要檢附紙本扣繳憑單。

Q首報族還能與家人一起報稅嗎?

A:須符合以下條件,才可以與家人一同申報。

(1)去年若為學生身分,可由父母申報撫養

(2)年齡未滿18歲,且無謀生能力者,可由父母申報撫養

(3)撫養年滿60歲的直系尊親,可以一同申報

(4)撫養未滿60歲無謀生能力的直系尊親,可以一同申報

Q免繳稅的話也是沒辦法退稅的嗎?

A:符合免繳稅且有退稅資格的人,必須要有申報的動作,才能讓國稅局將退稅的金額,撥款至申報時所指定的銀行帳戶中。

Q可以不讓家人知道自己的收入情況嗎?

A:須以18歲為門檻。因為民法修正法定成年年齡為18歲,所以未滿18歲,仍須由父母一同申報綜所稅;年滿18歲的人,則可以選擇獨立申報或由父母申報。

Q去年剛畢業,我還可以讓父母申報撫養嗎?

A可以。因為去年上半年還有學生的身分,所以今年還是可以由父母申報撫養。

Q忘記申報所得稅怎麼辦?

A:忘記報稅時補報的步驟有三:

1.親自到戶籍地國稅局辦理人工申報。

2.完成補報流程後,至代收稅款銀行繳納稅金及延遲利息(郵局不代收)。

3.至國稅局繳交綜所稅結算申報書、綜所稅自動補報稅額繳款書-15H及相關證明文件等,即完成綜所稅補報程序。

 

申報綜合所得稅看似流程繁瑣,不過只要掌握報稅、繳稅的門檻;報稅的方式;以及試算公式等3項原則,就可以輕鬆完成報稅的動作。畢竟政府目前在大力推動e化政策,只要利用電腦與手機,並按照頁面上的操作指示,首報族報稅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

快來認識 好事貸| HOUSELOANTW
眾志成城! 每一位工作夥伴,就像一片拼圖,缺了一塊,拼圖就不完整! 感謝有您的加入,讓我們一起屢創佳績,維持每年成長30%以上的記錄!
好事貸| HOUSELOANTW
好事貸是上市融資公司最佳經銷夥伴,深耕二胎房貸、汽機車貸款市場,5星好評數遠勝同業。 【好事貸創辦歷程】 好事貸創辦人孫鴻貴先生在銀行工作多年,戰績輝煌,曾連續多年獲得金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