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I 技術快速滲透職場的今天,許多人期待它能提升效率、減少工時,甚至解放員工去做更有創意的工作。
然而,現實卻常常相反:工時不減反增、工作與生活界線模糊、焦慮感上升。這些隱形的 AI 職場壓力,逐漸成為上班族的共同挑戰。本文將帶你全面解析 5 種 AI 科技壓力 (Technostress),並提供實用的自我調適方法,幫助你在 AI 時代找到平衡。
AI 科技壓力 (Technostress) 是什麼?
AI 科技壓力指的是員工在使用新技術時,因為期待與現實的落差,而出現的焦慮與壓力感。理論上,AI 應該讓工作更有效率,但很多研究卻發現:它常常反而帶來更多隱形的負擔。
AI 為什麼沒讓我們更輕鬆?
研究指出當有經驗的工程師使用 AI 工具時,完成任務的平均時間 不減反增 19%。原因在於,他們需要花更多時間去審查 AI 生成的內容、修正錯誤,甚至撰寫更精準的提示詞。
換句話說,AI 省下來的時間,往往被重新分配到更耗神的工作上。
AI 造成的五種職場壓力
AI 進入職場,帶來的壓力其實不只一種。學者將其歸納為五種「科技壓力 (Technostress)」,分別對應不同的職場困境。
科技過載 (t-overload):工時不減反增
AI 導入後,員工往往被要求「更快、更大量」地完成任務。
科技入侵 (t-invasion):工作與生活界線消失
網路與 AI 服務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工作者更容易在非工作時間收到訊息,導致 AI 入侵日常生活。根據調查,持續的數位入侵會造成員工更高的情緒耗竭與離職意願。
科技複雜性 (t-complexity):學不完的新工具
新工具操作複雜,流程更新過快,讓員工不得不持續學習。這種「永遠追不上」的感覺,不僅消耗精力,也增加了適應成本。
科技不安全感 (t-insecurity):AI 會不會取代我?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的報告,2030 年前,AI 可能會取代全球 9,000 萬個職位,同時也創造新角色。這種不確定性,加深了員工的焦慮感與不安全感。
科技不確定性 (t-uncertainty):永無止境的學習壓力
AI 技術更新速度極快,讓人覺得永遠學不完。對部分員工來說,這是挑戰與機會,但對更多人而言,這是一種 長期的學習壓力,員工容易感到疲憊甚至倦怠。
如何調適 AI 造成的職場壓力?Yourator 這樣建議!
雖然 AI 造成的職場壓力無法完全消除,但工作者都能透過調整心態與方法來改善。
適應職場新常態、學習 + 界線管理
- 學習:專注在「能長期增值」的技能,如 AI 工具、AI 流程優化等,而不是盲目追逐所有新工具。
- 界線管理:為自己設定工作時間界線,避免 AI 工具造成 24 小時待命的錯覺。
- 心理調適:將 AI 視為「輔助夥伴」而非威脅,從中找出能讓自己專業升級的切入點。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