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品開發或專案管理過程中,會需要決定開發形式。除了傳統瀑布式開發之外,近期也出現能夠快速迭代的敏捷式開發。然而,敏捷式開發並非全然只有優點,本文帶你了解敏捷式開發的優缺點,以及適用使用的場景,並且提供 10 大檢核項目,幫你判斷團隊是否適合導入敏捷開發。
(本文最後更新時間:2025/02/20)
本文目錄
敏捷開發的優點
-
快速回應市場變化
- 靈活調整產品需求與優先級
- 較短的開發週期(Sprint)
- 快速獲得市場反饋
- 降低產品開發風險
-
提升團隊溝通效率
- 每日站立會議促進資訊共享
- 減少溝通障礙與誤解
- 強化團隊成員間的協作
- 即時解決問題與障礙
-
增進客戶滿意度
- 持續交付可用的產品增量
- 頻繁收集使用者回饋
- 快速回應客戶需求變更
- 提高產品符合市場需求的程度
-
優化資源利用
- 更有效的任務優先級排序
- 減少資源浪費
- 提高團隊生產力
- 更好的時間管理
➤ 延伸閱讀:Scrum團隊3大關鍵角色解析:Product Owner、Scrum Master,開發團隊職責一次看!
敏捷開發的缺點
-
需要較高的團隊成熟度
- 要求團隊具備自組織能力
- 需要成員具備跨職能技能
- 溝通技巧要求較高
- 適應期可能較長
-
專案進度較難預測
- 需求持續變動的特性
- 較難準確估算完成時間
- 資源配置較為彈性
- 可能影響長期規劃
-
文件完整性的挑戰
- 重視工作成效勝於文件
- 可能缺乏詳細的系統文件
- 知識傳承可能面臨困難
- 不利於後期維護
-
管理層面的挑戰
- 傳統管理模式需要調整
- 權責劃分可能不明確
- 績效評估方式需要改變
- 組織文化適應問題
敏捷開發跟傳統瀑布式開發差在哪?
開發模式 | 敏捷開發 | 瀑布式開發 |
需求變更 | 歡迎變更 | 避免變更 |
交付週期 | 較短且頻繁 | 較長且固定 |
團隊結構 | 自組織跨職能 | 階層式專職 |
客戶參與 | 全程深度參與 | 階段性參與 |
文件要求 | 適量實用為主 | 完整詳細為主 |
計畫彈性 | 高度靈活 | 較為固定 |
風險控制 | 持續調整 | 前期規劃 |
➤ 延伸閱讀:產品開發團隊必知的敏捷開發(Agile)!善用Scrum高效管理專案
10 大指標判斷專案是否適合敏捷開發
-
需求清晰度檢核
- 專案需求是否經常變動?
- 是否需要持續收集用戶反饋?
- 產品願景是否明確但細節待定?
- 如果以上皆是,適合採用敏捷開發
-
專案規模評估
- 團隊規模是否在3-9人之間?
- 專案週期是否在3-6個月內?
- 是否可以切分為小型可交付單位?
- 如果以上皆是,適合採用敏捷開發
-
團隊能力檢視
- 團隊是否具備自主決策能力?
- 成員是否具備多元技能?
- 是否有良好的溝通文化?
- 如果以上皆是,適合採用敏捷開發
-
客戶參與度評估
- 客戶是否能持續提供回饋?
- 是否願意定期參與專案會議?
- 是否能快速做出決策?
- 如果以上皆是,適合採用敏捷開發
-
技術環境檢核
- 是否具備持續整合能力?
- 是否可以頻繁部署?
- 是否有自動化測試環境?
- 如果以上皆是,適合採用敏捷開發
-
組織文化評估
- 是否支持透明與開放的溝通?
- 是否允許試錯與持續改進?
- 是否重視團隊協作?
- 如果以上皆是,適合採用敏捷開發
-
風險承受度檢視
- 是否能接受較高的不確定性?
- 是否允許需求變更?
- 是否能靈活調整資源配置?
- 如果以上皆是,適合採用敏捷開發
-
產品特性評估
- 是否為創新型產品?
- 是否需要快速驗證市場?
- 是否重視使用者體驗?
- 如果以上皆是,適合採用敏捷開發
-
時程彈性檢核
- 是否允許迭代式交付?
- 是否能接受動態的完成時間?
- 是否重視價值交付勝於時程固定?
- 如果以上皆是,適合採用敏捷開發
-
資源配置評估
- 是否有專職的團隊成員?
- 是否能維持穩定的團隊組成?
- 是否有充足的培訓資源?
- 如果以上皆是,適合採用敏捷開發
當您的專案在以上指標中符合度越高,越適合採用敏捷開發方法。建議可以先從小型專案開始試行,累積經驗後再逐步擴大應用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