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日本職場生活趨勢媒體 Worklife in Japan (授權轉載)
圖片提供:Ethan
原文刊登日期:2015 / 8/9
「你大學跟研究所都唸生技專業,但現在在日本工作跟生技完全不相關,不會覺得可惜嗎?」 在訪談尾聲的時候,我們問道。「演化論的學說說,生命的本質就是「改變」,人類的本性雖然常設法抗拒「改變」,但也因為我們隨著環境改變而演化,現在才不用還在幫同類抓跳蚤,在樹上吃香蕉。」 Ethan 回答。
Ethan是我們這次專訪的人物,放棄了生技專業來到日本,現在在一家新創網路公司工作。學的生技專業沒有白費,因為這些改變都是人生演化過程的一部分!
ETHAN 為什麼要來日本? 來日本之前在作什麼?
很多決定看起來是一瞬間,但是其實都是很長的思考累積起來的。我的家族和日本有一些淵源,所以在小時候就有長大後想到日本來看看的想法。
我大學的時候唸的是生物,研究所畢業之後在台灣的一家上櫃的生技公司上班。待遇其實不錯,而且公司就在台北、可以從家裡通難,算是不差的工作。 但是,腦中一直有個30歲之前一定要出國去看看的想法。
一開始跟大家一樣對出國也有很多的期待,像是想要更好的薪水,想要把語言學好。所以那時候工作了4年後,就跟當時公司的老闆提說考慮辭掉工作,那時候老闆的回應是現在的工作好好的,幹嘛要辭職,「讓你再想一個月看看」。
的確要下決定都很難, 對當時的我來說也很難,但是那時候記得最清楚的是老闆說了一句話你現在辭掉工作,「你將來一定會後悔」。啥米!? 衝著這句話,(為了證明給老闆看) 我就決定來日本了。
在日本是怎麼找到工作的?
我一開始是來唸語言學校的,但是唸到一半我帶來的錢就都用完,沒有辦法只好開始找工作。不過在日本如果沒有學歷或工作經驗,基本上要找到能用你又是滿意的公司可以說是沒有。當然面試過幾間公司後,最後是透過朋友介紹,進了當時剛好來日本東京設置分處的台系公司。但是其實工作內容跟我的原本的專業不符,也不是我想長期從事的工作,所以在那裡待了一年後,就開始了轉職活動。
後來我嘗試著找跟我專業比較相關的工作,第一個面試的機會是位在熊本的「再春館」,當時公司還支付機票費用讓我飛過去面試。但是,一方面熊本非常的「鄉下」,真的什麼都沒有; 二方面「再春館」是非常傳統的日本企業 (面試的時候在大會議室,我坐在離面試官有10公尺遠的地方「隔空」面試..),所以當時放棄了這個機會。
之後又嘗試了許多,還是沒能找到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反倒是透過RECRUIT找到了現在的新創公司。老闆非常地美式作風,面試的時候是穿著短褲跟我面試的,而且一開始還先present給我看他們公司在作什麼,而且還在面試時當場跟我要facebook,加我好友,然後看我的facebook內容。
其實我沒有要找一個作到退休的工作,也不會100%說這是一個好公司,但我覺得這個公司的氣氛很好,而且人也都很友善,不是一般傳統的日本企業,所以當時就決定進了這家公司。
可以跟我們聊一下現在的工作內容嗎?
首先,我們公司是一家新創公司,最主要是作app的開發,原本社長是在美國創業,後來回到日本來,購併了一家作marketing research的公司,同時又瞄準日本的不動產市場,所以我們是所作的產品/服務,基本上是一個app, research跟不動產的組合。
我剛進公司不久,所以還處在rotation的階段,目前被派到海外事業組,主要的任務是幫公司作SNS的行銷,推廣公司的app到華人市場。
例如我現在提案經營一個facebook的粉絲頁,專門分享日本生活情報給華人。我會去跟research的部分要資料,要一些報導,像是日本人口最大的五個都市、或者是東京主要車站周邊的租屋情報,例用這些一般不常有的資訊,來吸引觀眾群。
在新創公司工作,有點像是在打越戰,大家都很忙,沒有人會帶你、主動教你東西,公司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組織圖,所以要自己要在公司的叢林裡面去要資源,跟team裡面的設計師要設計圖片、跟research的團隊要內容。相對地,我也必須要有我的資源去作交換,才有辦法得到需要的援助,例如以現在來說,我有的資源是對華人市場的想法跟用中文推廣的能力。
至於工作時間的話,現在每天大概是晚上10點左右下班,蠻辛苦的。因為很多老闆交待下來的東西,都是「明天」或者是「下禮拜」就要,同時很多東西都是從零學起,所以都會待到很晚。但是上班時間沒有太大限制,我大概都是早上10-11點去上班。
轉到完全不同的領域,不會怕嗎?
怎麼不會?不安是一定會的,我現在也是不安的。
我覺得這種不安就像是跟一個女朋友交往三年,沒有結婚的衝動,但卻也不想分手,因為怕找不到一個更好的了。在工作上,我們也擔心如果今天換了一個工作,不適合怎麼辦? 但其實最後,每一個人都還是會再找到一個更好的。
有時候我反而覺得只有一個專長反而是一個劣勢,在思考上,因為常常會覺得放棄了太可惜,但不做這個好象也找不到其他的事做。
所以,我真的鼓勵大家去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也許剛接觸新的事物會有很大的不安,但是我相信人生本來就是不斷在進化改變,要選擇相信自己作的事情在未來一定是有意義的。
我覺得現在自己在這家新創公司,是在學一種經營business的方式,老闆常常會發一些有關新創事業的email給我們看,讓我們去思考。我覺得學好了這個tool,未來到任何企業都還是可以用,所以相信現在做的事對以後也會有幫助。
你對未來的規劃是什麼?
我過幾年之後還是會回台灣,因為家人還是在台灣。至於什麼時候回去? 我想這對每一個在日本的台灣人來說,都是最難回答的問題。說不定我在這邊結婚,就這樣定居也說不定。
至於工作的話,我也沒有給自己設限一定非什麼不可,希望能夠在現在還能有資源可以學習時,多接觸不同領域的知識以及朋友,時代變化很快,只死守一種專業的時代真的已經過去。所以也沒有設定未來幾年後一定會在做什麼。
你會給想來日本的人什麼建議?
來日本之前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如果是想要唸書,就好好唸書; 如果是來打工渡假,就好好打工、渡假; 如果是想來gap year的話就好好的玩。想清楚自己的定位,不要覺得又想要玩的爽,然後錢也要賺的多,結果什麼都做一半就回台灣了。
平常的休閒、日本最喜歡的地方
我平常通勤時間比較長,我都會利用在電車上看書、或者是看一些日文的演講。我很喜歡看雜誌,推薦大家看Brutus,還有Newton也是我的每月必看。
剛來日本的時候經常參加一些交流會,從那時開始會玩足球,所以以前有空時周末也會去踢五人式足球; 不然我也很喜歡搭電車到近郊去走走。在日本租車很便宜,跟朋友四個人分一台車錢,一個人只要4000日幣左右。冬天的時候,開車到東京都近郊泡溫泉也是一種放鬆啊。
最近在想的一件事情
除了擴展在國外的交友圈,累積工作經驗之外,大概就是結婚吧。或者應該說想要有一段穩定的關係。(笑)
我想要在35歲的時候結婚,但我希望是我跟另外一半可以分享很多的生活,分享很多的回憶,而不是等年紀到了,隨便找個人結婚。所以要從現在就開始找、開始培養感情、累積生活的點滴。其實以前多少也會想,只是現在更把它當成一個計劃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