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ator會員限定專欄✨
請先註冊或登入以瀏覽全部內容
已是會員嗎? 馬上登入
談及 DEI ,不只有性別、年齡、性傾向幾個維度,還有種族、文化,都涵蓋在 DEI 的範疇內。
在台灣,有一群深度關注東南亞移工的組織—— One-Forty,不只做語言教學,幫助東南亞移工學習中文,也舉辦各式各樣不同的活動,讓來自四面八方的種族,能夠在台灣這片土地上交流,讓彼此對對方的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包容。
本集邀請到從 2015 年開始,關注東南亞移工教育的非營利組織—— One-Forty 創辦人 Kevin 陳凱翔,來跟我們聊聊創辦 One-Forty 的心路歷程、東南亞移工在台灣的處境,以及非營利組織和企業之間如何取捨的職涯發展!
本集精彩
➤ 不只是勞動力,我們可能都是擁有相同興趣、也熱愛美食的「人」
➤ 東南亞經濟崛起中,台灣是否還有足夠的拉力吸引移工來台?
➤ 學好「中文」掌握核心競爭力,移工多元的職涯發展!
➤ 不只靠捐款,創造商業模式讓 NGO更永續!
➤ 擁有個人專業才是王道!進入 NGO 或企業求職不再是兩條平行線!
➤ 如何定義 NGO 成功?推動社會改變是使命!
大學畢業時,凱翔希望未來能在非營利組織或社會企業裡發揮專業,讓社會變得更好,懷抱這樣的理想,開始探索各種社會議題。
一次擔任國際志工時,凱翔在菲律賓認識許多當地的朋友,很多人知道他來自台灣,都表示他們有親朋好友在台灣工作,甚至未來他們自己也想來台灣工作,這段時間的養分,讓凱翔第一次和東南亞移工有了連結。
回到台灣後,凱翔決定幫助在台灣生活的東南亞移工,從菲律賓朋友的親朋好友開始一個個聯繫,凱翔才知道每個移工來台灣的故事各有不同。
來台的移工普遍都是 20-30 歲的年輕人,為了獲得更好的收入,改善家中經濟條件,選擇離鄉背井到台灣落腳,好不容易存錢買到人生第一張機票,第一站就是台灣。
一開始移工普遍面臨的困境是語言問題,不只是中文,負責長照的移工很多時候要和長輩講台語,凱翔因此找到一個地方可以著力,One-Forty 就此誕生。
「如果有一個團隊,可以協助移工在台灣生活得更好,某種程度上也是參與他們人生很重要的過程,有機會真正透過培訓,讓他們在台灣可以獲得更好的知識技能,回去以後他可能不用再重複出國的循環,可以經濟獨立、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自己開店,真正去改善他的生活。」
凱翔說明,從工作性質來看,我們和移工可能是不同的兩群人,但從其他角度來看,我們可能是相同的一群人。
「我們可能都是喜歡獨立音樂、拍照、或畫畫的人。用不同的角度來看,我們和移工的連結就更近了,當連結近了,我們就可以更珍惜這片土地上有很多不同樣態的人在這裡一起生活著。」
凱翔認識越來越多移工後,發現其中有許多身懷絕技的人,有人喜歡音樂,在台灣組自己的樂團,當樂團主唱、有移工是很棒的藝術家、甚至也有非常厲害的攝影師,能拍出許多照片背後的故事,One-Forty 也因此舉辦「移工大人物」計畫,舉辦各種不同的活動,鼓勵大家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移工。
(圖片來源:One-Forty 提供)
One-Forty 創立近十年,東南亞經濟逐漸起飛,凱翔觀察,對東南亞國家來說,到國外工作當移工,目前還是很大的趨勢。
「以菲律賓來說,全球各地都會看到菲律賓的移工,有數據顯示,菲律賓從海外匯回國的薪水佔菲律賓 GDP 很大的比例。」
凱翔說明,台灣的移工主要來自四個國家:印尼、越南、菲律賓、泰國,大量投入台灣照護、長照領域。不過,對東南亞移工而言,其實有非常多元的選擇,除了台灣之外,也可以選擇到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等等不同國家工作。
面對高齡化的社會來臨,照護與長照的工作需求日益增加,東南亞移工很大一部分補足了台灣需要的人力。因此,比起移工需要台灣,台灣其實更需要移工。
未來要如何創造吸引人才進來的環境?是台灣社會值得深思的問題。
除了提供移工語言學習的課程之外,One-Forty 也因應移工在台灣的生活,設計許多不同面向的課程,如看護培訓、如何照顧失智症長輩,甚至也有儲蓄理財的課程。也因應現在人手一機、網路普及,除了實體課程之外, One-Forty 也有許多線上課程,讓全台各地的移工,都能隨時學習。
然而,回國後的移工,除了創業開店之外,凱翔發現還有另一個職涯選擇。
在台灣學好中文,甚至取得證照的移工,因擁有會中文的核心競爭力,回國後,有很大的機會能進入當地的台商公司。對移工來說,也擁有更多元的職涯方向。
2015 年至今,在東南亞移工語言教育領域中耕耘將近十年的時間,One-Forty 的成果慢慢被社會上各個組織看見,過去靠捐款為主要經濟來源的 One-Forty ,也開始有企業、政府部門找上門來,開啟了另一種營運模式。
不僅把 One-Forty 的教材提供給企業進行內部培訓,讓移工成為企業中更重要的人才。 One-Forty 也曾和故宮博物院與台北 101 合作過,從不同語言的品牌行銷影片、到更多語言的導覽介紹,打造出對移工更友善的環境。
➤延伸閱讀:看見趨勢、思考卓越,不斷革新商業模式的女人迷 Womany
談到許多求職者對於 NGO 職涯非常嚮往,但往往會擔心未來職涯選項限縮在 NGO 而卻步。
而凱翔分享自己這十年來的觀察,「 NGO 與企業工作職涯,不是兩條平行線,且彼此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很多在 One-Forty 或非營利組織工作的夥伴,下一個職涯可能到政府部門或企業,至於 One-forty 團隊中,有許多夥伴是帶著企業就職過的經驗進入 One-Forty ,對工作者來說,工作的專業技能是共通的,在企業銷售的可能是產品,在非營利組織當中,銷售的則是一個價值與理念。
凱翔補充,非營利組織有許多不同的歷練,加上工作當中有使命感與社會意義,對年輕人來說會是一個很好的職涯選項。
(圖片來源:One-Forty 提供)
「在非營利組織中,我們一方面要爭取大家支持,一方面要看募款成效,一方面要看如何影響台灣民眾減少對於移工的偏見,同時也要看我們的服務計畫,是否真的能協助移工適應、培訓,到改善生活,各個面向同時要處理,這是一個高挑戰的工作。」
談及非營利組織的挑戰,凱翔說明對 NGO 來說,成功的指標很複雜,不是募款越多就越成功,是看我們推動的社會影響力或改變有沒有發生。
至於談及 One-Forty 需要怎樣的人才加入,凱翔說:「不管是研究的專業、媒體的專業、文字的專業、或設計的專業,這都是 One-Forty 很在意的,因為要做這麼困難的社會改變,所以一定是需要投入專業來改變,不能只靠愛心,這是我們在看待人才時,很重要的特質。」
➤ 想了解更多One-Forty與相關職缺?來看看 One-Forty 職缺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