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面試好難準備?本篇專為高中生設計,完整整理大學教授最常問的 10 大面試問題,並提供實用 AI 模擬面試 prompt、建議回答與練習工具。無論你要申請醫學、設計或人文社會科系,都能找到對應範例與準備技巧,幫助你從容應對、表現自信,朝夢想校系邁進!
快速掌握本文重點
-
高中升大學面試常見三大類題型:背景探索、動機興趣、臨場應對
-
精選 10 題大學教授常問問題,附應答建議&回答範例
-
提供 3 組 AI 模擬面試 prompt,可練語速與邏輯
-
心態建議:沒被錄取,不代表你不夠好,認真準備的你,值得肯定與尊重
大學教授到底會問什麼?你不能只準備自我介紹
高中生常以為準備一段漂亮的自我介紹就夠,但實際上教授更想知道你的學習動機、邏輯思考能力與反應力。教授問問題的目的,不是要刁難你,而是想觀察你是否對自己有清楚認識,是否有思辨能力。以下歸納出的大學面試三大題型。
如何用 AI 工具進行模擬面試?Prompt 直接套用就上手!
與其死背答案,不如透過 AI 工具模擬教授的提問節奏與難度,提升實戰反應與語言表達能力。這邊整理幾個實用 Prompt,搭配 AI 工具就能輕鬆練習:
Prompt 範例 1|模擬自我介紹
「請模擬大學教授問我:請你用 2 分鐘自我介紹,並說明你的學習動機。」
Prompt 範例 2|模擬臨場問題
「假設我是教授,請問:如果你這次沒被錄取,會怎麼調整你的準備方式?」
Prompt 範例 3|模擬邏輯思考題
「你認為 AI 對未來教育會帶來什麼影響?請分享你的看法。」
建議搭配使用的免費工具:ChatGPT(模擬追問),透過練習與錄音回聽,就能有效提升應對力與表達自信。
大學面試問什麼?模擬面試 10 題看這裡!
Q1:請你簡單介紹一下自己。
建議回答: 從背景、興趣、求學歷程講起,控制在 90 秒內,最後連結為何申請該校該系。
「您好,我是OOOO的應屆畢業生,從小對科技與設計很有興趣。在高中期間,我參加資訊研究社並學習簡單程式語言,同時也擔任校刊社設計組長,負責排版與影像製作。這段經歷讓我發現我特別喜歡將邏輯與創意結合的工作,因此決定申請貴校的數位設計與科技整合學系,期望未來能將興趣發展為專業能力。」
Q2:你認為自己有哪些優點與缺點?
建議回答: 舉一項特質 + 一個例子佐證;缺點可說「正在改善中」並提出改善行動。
「我認為我的優點是對新事物學習速度快。例如在參加社團競賽時,我只花三天時間學會了 Adobe Illustrator 基礎操作,並設計出獲獎的作品。相對地,我的缺點是有時在團隊討論中太快給出答案,忽略他人的想法。不過我現在開始學習先傾聽,再提出自己的建議。」
Q3:你做過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麼?
建議回答: 選一個具體事件(比賽、專題、社團任務)並強調你扮演的角色與學到的事。
「高二時我參加了全國高中創客挑戰賽,我們小組花了一個月時間設計一個能自動灑水的植物感應器,我負責撰寫感應器的控制程式與簡報製作。最後我們獲得佳作,那是我第一次在壓力中完成整合作品,也讓我學會如何跨領域合作。」
Q4:為什麼想申請這個科系?
建議回答: 描述個人學習歷程、影響你的事件或人物、以及未來想投入的方向。
「我一直對心理學與人類行為有興趣,國三開始閱讀《被討厭的勇氣》後就更想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進入高中後,我選修了與心理學相關的通識課,也參加了輔導室舉辦的助人技巧培訓營。我希望未來能成為一位學校輔導老師,因此決定報考心理學系。」
Q5:有哪些課程你特別期待?
建議回答: 查詢校系課程地圖,挑出具體課名並說明想學什麼、為什麼想上這門課。
「我很期待貴系的『社會心理學』與『諮商實務導論』,因為這兩門課能幫助我理解個體行為與團體互動背後的理論,也會奠定未來進修碩士與進入實務領域的基礎。」
Q6:你未來希望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建議回答: 結合科系發展與自身興趣,例如「希望進入非營利組織做公共議題研究」等。
「我希望未來能在教育現場擔任學校心理師,幫助青少年找到自己的方向,也協助學校建立更健康的學習環境。我相信這個工作能把我的傾聽能力、分析能力與助人熱忱結合起來。」
Q7:你曾經參加什麼課外活動?有什麼收穫?
建議回答: 舉出具代表性的活動(如社團、志工、營隊等),分享你在其中的角色、挑戰與學到的技能。
我是學校熱音社的鼓手,從高一開始參加到現在。除了練習打擊樂,我還負責社團活動的籌劃與音響協調。過程中我學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讓我在公開演出中更能克服緊張,提升表達自信。舉出具代表性的活動(如社團、志工、營隊等),分享你在其中的角色、挑戰與學到的技能。
Q8:請分享一個讓你印象深刻的學習經驗或轉捩點。
建議回答: 可以從課堂作業、專題報告或某次考試過程談起,強調你如何面對困難並成長。
「我高一下學期有一次數學段考考得很差,當時我很挫敗,但那也是我開始調整讀書策略的轉捩點。我改成每日小目標制,並開始與同學組成讀書小組,一起討論不懂的題目。期末成績進步了 15 分,也讓我建立起面對困難不逃避的習慣。」
Q9:在學習過程中,你有沒有遇過挫折?你怎麼面對?
建議回答: 分享一個具體事件,說明你如何調整心態或方法,並帶出你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反思。
「我曾經在備審資料製作時被老師退了三次稿,當時很氣餒。但後來我冷靜下來,一句一句修改、請同學協助看語句是否流暢。最後交出去的版本獲得了導師與升學老師的肯定,也讓我學會在批評中找建設性建議。」
Q10:你認為 AI 對未來教育會帶來什麼影響?
建議回答: 提出正反面觀點,論點要有邏輯與觀點,例如「AI 能協助客製化學習,但也需注意依賴與倫理問題」。
「我認為 AI 對教育會是一把雙面刃。正面來看,它能幫助學生進行個別化學習,像是使用 ChatGPT 輔助複習;但同時也可能讓學生過度依賴,失去自主思考能力。因此我覺得未來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如何判斷資訊、如何與 AI 共存,而不是被它取代。」
面試之後等待結果好緊張?調整心態也是準備的一部分
升學面試確實會讓人緊張,有時甚至會懷疑自己「有沒有準備好」「夠不夠優秀」。但其實,大學面試的結果常常不只取決於表現,更受到評審主觀風格、校系當年狀況等許多變因影響。
你可能表現得很好,卻沒錄取;也可能在緊張中有些結巴,最後卻順利上榜。這就是面試的真實樣貌:有準備固然重要,但「有沒有上」並不等於你的價值高低。
請記得:
- 沒被錄取,不代表你不夠好,只是這次的頻率沒有對上
- 錄取與否很多時候也是一種「緣分」
- 認真準備的你,值得肯定與尊重
與其陷入焦慮,不如把目標放在:
- 認識自己 → 自我介紹說得更自然
- 建立信心 → 面對提問更穩定
- 持續練習 → 對話內容越來越有邏輯與深度
給自己一點餘裕,也相信每一次練習都是在為「未來的自己」累積能量。
➤ 延伸閱讀:
- 你的 MBTI 是什麼?INFP 適合這些工作、工程師這種人格最多!
- 【職涯履行家Podcast】S2 EP50|從人類圖看合適的職涯方向,活出你的原廠設定!專訪人類圖國際認證引導師——小米老師路嘉怡
- 人類圖進階課!從 11 個閘門看基因天命,找到貢獻世界的地方!專訪 人類設計 Lifestyle 創辦人Ray|職涯履行家 Podcast|S2 EP73
- 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請舉手! ft. Y社社群實習生 Vina|職涯履行家 Podcast|S2EP92 熱門話題
- 【經典影集推薦】職場轉大人前,先看這些作品教會我們的事。
註冊 Yourator 會員,給你更多大學攻略、企業實習機會,掌握未來職涯方向!